第355章 唐悅溪與皇帝驚鴻一瞥
此時皇帝正眉頭緊皺,跪在地上的禦醫瑟瑟發抖,頭埋得低低的,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,生怕皇帝注意到自己,他的項上人頭不保。
「你先下去吧,這件事情不許任何人知道!」
禦醫如蒙大赦一般,連忙退了出去。
皇帝揉了揉眉心,看向茶公公,「你說是不是朕太過寵愛貴妃,惹人嫉妒?」
茶公公連忙跪在地上,一句話也不敢說,內心卻將禦醫罵了個狗血淋頭,這蠢貨就不能不說實話嗎?
眼下貴妃正盛寵,中了毒藥導緻以後不能生育,這是往皇上的心窩子裡戳呀。
皇帝見狀嗤笑兩聲,「朕跟你一個閹人說這作甚,傳朕口諭,割去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,由副指揮使勝任!讓他自己去刑部領罰!」
茶公公微微驚訝,這也罰的太重了些,不過皇上生氣是應該的,查了兩天任何線索都沒發現,是太失職了。
「皇上,您要去看看貴妃娘娘嗎?娘娘派人問了兩次了!」
皇帝不知道怎樣面對貴妃,猛然間想到若中毒之人是自己,那麼自己是不是也會沒了子嗣?
心裡有些慌亂!兩個影衛被他吩咐盯著雨瑞錢莊了,還是儘快傳回來好。
貴妃遲遲不見他來,有些氣惱,摸了摸手臂上的傷口,喃喃自語:「難不成皇上是嫌棄本宮這傷口?」
一宮女小心上前安慰:「娘娘,禦醫不是說等傷口結疤後,抹上特製的去疤膏,保準不會留下疤痕的嗎?您不必過慮!」
貴妃一聽,吩咐出聲:「去告訴皇上,本宮在溫泉池中等他。」
來到這還沒好好泡過溫泉呢,皇帝來不來,她都想泡泡。
最後,皇帝還是沒忍住去了溫泉,隻是出來後已經是三天後了,兩人都一副饜足的模樣。
茶公公焦急的在院中踱步,如熱鍋上的螞蟻般。
「皇上,丞相大人急報!」
皇帝接過信件,眉頭緊皺,居然是紅薯種子出了紕漏。
「傳朕旨意,回宮!」
貴妃一路上都在睡覺,這三天都累成狗了,縱使她一個武功高強之人也承受不住,最後還是哭著求皇帝,才得以休息。
隻是路上,一馬車擋在前方,一女子輕柔的聲音響起,「好了沒?」
「小姐,奴才們擡不動!」
皇帝看向茶公公,後者小聲稟報,「是前方一塊巨石擋住了去路!」
沒等皇帝說話,錦衣衛出列,合力將巨石擡走了,下人一個勁的道謝。
最後馬車在三叉路口為後方的馬車讓路。
皇帝聞到一股淡淡的梅香,很是疑惑,掀開車簾,正巧對面的唐悅溪也掀開車簾,四目相對,後者臉色嬌紅,很是害羞,朝著皇帝微微一笑,快速放下車簾。
皇帝隻覺內心有一根羽毛輕輕拂過,盯著馬車看了許久,按捺住心中的悸動,看向茶公公。
茶公公微微點頭,放慢了腳步,內心嘆了口氣,這女子也不知是福是禍。
小青小聲嘟囔:「小姐,真要這般嗎?」
唐悅溪沒有說話,耳朵微動,而後下人來稟報:「小姐,已經按照您吩咐的說了!」
馬車動了起來,她才出聲:「小青,等進了宮,收收你的脾氣,多聽少說!」
小青認真的點了點頭,「小姐,我不傻,絕對不拖你後腿,隻是方才那人眼珠子都快掛你身上了。」
唐悅溪長舒一口氣,而後微微一笑:「小青,我屠殺那兩對狗男女之時,就沒想再活著,是太後,沒有她,我就是一行屍走肉!」
小青想起之前的遭遇,頓時淚流滿面,嗚咽出聲:「小姐,青兒知道你心裡苦!」
任憑誰知道自己的母親被父親毒殺,都會痛不欲生。
「不!我不苦,那對狗男女該死!還想用我的婚事為他的兒子鋪路?簡直癡人說夢!」
兩主僕不由淚流滿面,片刻後,唐悅溪擦乾眼淚,回想著宮中傳來的消息。
喃喃自語:「貴妃盛寵無非是床笫之事頗為厲害,這後宮的嬪妃各個都是大家閨秀,這床上功夫哪裡會放的開?男人嘛,都喜歡在床上主動的女子,他也不過一凡人而已。」
小青微微驚訝,臉色通紅,這哪裡是一個還未出閣的姑娘說得話。
不由提醒道:「小姐,太後的意思是貴妃熱情奔放,讓您做一朵高嶺之花即可!」
隻見她拿出一個小冊子,叮囑道:「我自有成算,記住,從此刻開始,我是皇後遠房侄女蔣溪悅,還有,不要暴露咱們會武功之事!」
內心亦腹誹不已:高冷之花確實讓男人有征服的慾望,可是一旦到手,對方會立馬失去興緻,冷熱交替,拿捏他的心思才最重要。
皇帝得到消息後,微微驚訝:「蔣家?糊塗東西,你就沒問家在何處?」
茶公公「撲通」一聲跪倒在地,「皇上,人家以為奴才是壞人,打死都不肯說,還是一下人說漏了嘴,說他們去大佛寺還願的!」
皇帝瞪了他一眼: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,滾下去!」
內心嘆息不已,那女子堪稱絕色,氣質清冷脫俗,莞爾一笑的模樣讓人移不開眼,早知道直接帶回宮中的。
此時腦袋裡全是唐悅溪的模樣,哪裡想得到行宮之路不可能會有別的馬車,以及那巨石的事情。
錦衣衛指揮使跪在地上,太後擺了擺手:「你走吧!哀家會打點好一切!」
指揮使猶豫半天還是說道:「太後,恕小人直言,皇上眼下雖沉迷女色,但對於百姓之事甚是擔憂,還請太後看在皇上還算明君的份上」
話還未說完,迎來太後的怒斥。
「大膽,你這是在教哀家做人?你別忘了你這條命是誰給的?做了多年的指揮使竟讓你忘了最初的使命!你是先皇賜予哀家的人!」
看向張嬤嬤,後者會意,來到指揮使跟前,扔下一把匕首。
「你這又是何必呢?」
指揮使朝著太後磕了三個頭,拿起匕首自刎了。
太後擺了擺手:「這等迂腐之人不要也罷。」
張嬤嬤嘆了口氣,誰能明白太後一直藏拙,從未動用過自己的勢力,不想破壞母子情分,可是皇上如今越來越過分,這樣下去江山岌岌可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