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4章 老首長的無奈
「小柔,杜秘書在找你。」
沈夢叫葉柔。
「我知道了。」葉柔看向方尋英,聲音悠然道:「謝謝你告訴這些,慢走不送。」
眼見葉柔這就要走,方尋英急得想把人叫住,卻又不知道說什麼。
原本是想挑撥梁玉山和葉柔關係,但看葉柔的表現,方尋英也不確定她到底有沒有成功。
這種不上不下的感覺,卡的方尋英很難受。
葉柔不管方尋英難不難受,拎著藥箱出了中醫科室。
在上樓的時候,她回想方尋英說的話。
一:鄭莉莉所謂的「偷情」,是紀雁夥同田子慧,花錢僱人乾的,目的就是為了趕走鄭莉莉。
二:紀司令對女兒的所作所為很清楚。
三:梁玉山知曉一切,但為了母親和前途還是選擇了妥協。
葉柔拎著藥箱的手攥緊。
漸漸的她已經把鄭莉莉生前的一切遭遇串聯了起來。
家庭突遭變故,鄭緻遠反應不及,隻好把妻子和兩個孩子託付給好友一家,奈何所託非人,為了侵佔鄭家家產,李廣一家逼死鄭莉莉母親。
鄭莉莉隻好帶著弟弟逃離,匆忙尋求父親以往的好友幫助,但一家家都拒絕了她,唯一答應的黎家,隻想要她弟弟。
她沒辦法隻好把弟弟交託給黎家,自己則離開京市去找父親。
可是和梁玉山的再遇改變了她的行動路線。
當初鄭緻遠看梁玉山筋骨健壯又是個孝子,寫舉薦信把人送到了軍營。
兩人再遇時,梁玉山不再是落魄掏糞小子,千金小姐卻家道中落,孤苦無依正需要他的幫助。
或許是梁玉山的悉心照顧打動了嘗盡世間冷暖的鄭莉莉,她答應了梁玉山和他在一起了。
原本以為會在京市穩定下來,生下孩子,養育她長大,等著父親回京,可一切計劃都趕不上變化。
梁玉山母親田子慧,這位曾經給她縫過衣服,送過甜果的阿姨變得面目可憎,對她極盡嫌棄,千方百計想要趕走她。
鄭莉莉懷了身孕,梁玉山又再次接到任務離開京市,她失去了最大的庇佑,成了毫無掩飾的靶子。
田子慧做弓弦,紀雁做弓箭,兩個人合力射中了鄭莉莉。
鄭莉莉被趕離軍區大院落在人販子手裡,後在途中遇見唐盼夏,結拜成為姐妹,淪落至大河村。
葉海父親認出是軍人家屬將姐妹二人一同買下,鄭莉莉原本以為得救,卻沒想到被葉海這隻畜牲盯上,最終實在承受不住,選擇了自殺。
鄭莉莉這一生何其無辜。
她不曾主動害過人,卻被人心逼著一步步走上了絕路。
李廣一家的貪婪、黎家的漠視、紀雁的嫉妒、田子慧的勢力、梁玉山的沉默、葉海的色心,全都加施予鄭莉莉一人身上。
即便這樣,她在被拐賣途中還對唐盼夏施以援手,這是她刻在骨子裡的善良,醜惡人心都沒有將其磨滅。
鄭莉莉懷著無邊際的絕望自殺了,而這些人還好好活著,踩著鄭莉莉的屍體活得舒舒服服。
葉柔擡眸,狐狸眼中燃燒熊熊火。
時間久遠沒有證據,法律無法定他們的罪。
那就她來。
——
老首長半靠在床上,看著收拾藥箱的葉柔。
這小丫頭,情緒明顯不對勁,過於安靜了。
想到杜秘書說,方尋英來找過葉柔,葉丫頭作為醫生,心地良善,若是方尋英苦苦哀求,這小丫頭或許真的不會拒絕。
老首長思索再三,還是開口問道:「小柔,方尋英來找你求情了?」
葉柔收拾金針的手一頓,很快聲音自然回答道:「沒有,隻是和我說了些舊事。」
老首長微微斂眉。
方尋英有什麼舊事和葉柔說,葉柔或許是怕說出來讓他為難,才會不說實話。
老首長沒有再問,看了眼杜秘書。
杜秘書心領神會,清了清嗓子,又將曲直的事情彙報了一遍。
「人販子團體常年流竄在北方,拐賣年輕女性和小孩,也有部分會拐賣年輕男性賣到黑礦做地下礦工,根據他們交代,人販子團夥的老大叫紅姐,是個中年女人,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。」
「紅姐是在一年前來了京市,通過人牽線搭橋,認識了曲直,曲直和紅姐達成交易,曲直借用曲司令身份為紅姐大開方便之門,紅姐則按照一個人一根金條的價格給曲直結賬算作分紅。」
「相關證據,警方已經掌握,曲直的罪名闆上釘釘,沒有冤枉皆是事實。」
老首長點點頭,雖然已經聽過一遍,但再聽一遍仍覺得氣憤。
他是曲昌的老班長,曲昌剛剛入伍的時候,又瘦又小,是他們班年齡最小的兵,在戰場上不懼生死,很多次都是沖在最前頭。
戰爭結束後,他們這些老兵轉業退伍,他給曲昌寫了推薦信,讓他上了軍校。
曲昌腦子好使,能吃苦,不認字,天天冒著大雪找老師學字,剛開始寫字還是四不像,到現在連毛筆字都寫的極為飄逸,這是下了大功夫。
在軍校表現優異,分配工作又回到了他手下,辦事仔細認真,從沒有出過差錯,升到今天這個位置,他沒有幫過曲昌,一步步是曲昌踏踏實實走過來的。
但曲昌的缺點也很明顯,官癮大、不會教育孩子。
曲昌先後娶過兩個妻子,前一個是曲昌老家的青梅竹馬,生曲直後大出血去世了。
他見曲昌帶著一個孩子又在事業上升期,勞心勞力,他看不過去,讓曲昌參加相親,再找個女人。
曲昌第二個媳婦,是個細心老實的,把前頭的孩子當作自己親生孩子照顧,勞心勞力。
曲直自小就是個霸王,對待這個後媽沒有好臉色看,後面的老婆給曲昌生了三個孩子,兩個兒子一個女兒。
曲昌的四個孩子性格一個比一個偏激,從小就不合。
他曾經為這事不止一次找曲昌談過話,可曲昌不以為然,對孩子教育從沒有上過心,一味的縱容,終究是釀成了大禍,臨到老了,一輩子攢下的好名聲都被孩子糟蹋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