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 異國他鄉
「小孩子舌根沒有大人有力。」謝伯又往他鬍子底下貼了膠水,「讓她多讀一些話本,找一些戲給她常常,等再大些就好了,不是什麼難辦的事。」
一路上閻永錚受傷,家裡還有個小的,他們還要適應東北邊燥熱的氣候,還多虧了謝伯照料。
女兒的口吃是崔友德多年心病,他由衷地說:「多謝,謝伯了!」
雲樂是郡王分封制,他們第一站到的就邊境第一大城,「雲威城」
雲樂國篤信神佛,走在進城排隊的路上就看見城門樓上高高的石佛,半遮掩無波無憫巨大的佛頭冷然肅穆。
天氣燥熱,進城的百姓穿著都很少,他們佝僂著身子肩膀被沉重的扁擔壓彎。
那扁擔裡的東西不是別的,正是黑乎乎沉甸甸的石頭。
「這些百姓都是自己在山上挖來石頭,進城來到官府去換糧食的。」
「那這些石頭能換來糧食幾何?」閻永錚從馬車裡探頭出來問。
崔友德指著看著像一家幾口的人回答道:「一斤,他們五個人的石頭加在一起,能約莫換來一斤糧食。」
大昭糧食換石頭,五百斤換五斤糧,也就是一百斤石頭就能換一斤糧食,他們那幾個的扁擔全不放在一起少說也得有六七百斤,卻隻能換來一斤糧食。
貪官污吏哪裡都有。
林楚楚對此並不例外,她漠然地擡頭看著巨大高聳的佛像。
神袛的雙眼無情注視著進城的每一個人。
卻看不見這些人的疾苦。
快要到他們的時候,崔友德突然對林楚楚說:「說起來也還是要感謝殿下,若不是殿下提議雲樂可以用石頭換糧食,讓百姓們多一條生路,也不知道多少人會因為,土地種不出糧食而餓死。」
「你們是打哪裡來的?
「要來雲威城做什麼?」
看守城門的士兵兇神惡煞,其他士兵見有商隊過來,又像是之前一樣以為有利可圖,紛紛過來要掀開商隊的馬車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,可以先拿走。
徐敏懷賠笑道:「大人,我們是大昭的商人,跋山涉水繞開匈奴人打算到雲威來倒賣些尋常貨物。」
「馬車上也都是些尋常香料什麼的,算不得什麼值錢的東西。」
他把錢袋子塞到那人手裡,看門士兵顛了顛覺得分量不小,剛想召喚人回來。
就對眼前的馬車提起了興趣,「你是過來賣東西的,那車裡的人呢?」
「讓他們下來接受盤查!」
車裡閻永錚和林楚楚靜靜的聽著,徐敏懷樂呵呵地擋在馬車前頭,「小爺有所不知,馬車裡是我家老爺,我家老爺沾染了風寒,實在有些不方便。」
說著他把往通關文牒上面又加了一塊銀錠子。
這麼多錢,車裡不過是個男人而已,怎麼就不能下來。
那人狐疑地推開銀錠子,拔出刀就要挑開車簾,車裡卻伸出來一隻手,湛青色的滾雲綉紋直接分明,車裡的男人沉聲道:「徐叔把這個給他。」
那是王城使官周大人的親筆書信,上面還印著他的官印。
守城的人隻看了一眼,立馬變了眼色,訕訕把人手都召喚回來,「既有周大人的信物何不早些拿出來!」
他把錢袋子塞進懷裡,口氣不好地道:「要進城就趕緊走!沒看後面的人都在排隊!」
周夷的書信收到匣子裡。
林楚楚道:「周夷跟大昭達成了糧石交易,在雲樂的地位直線上升,沒想到閻王好過小鬼難纏,升鬥小吏根本不懼他的名頭。」
「不當回事也是好的。」閻永錚顛了顛女兒道:「若是這會來了個大官,咱們還要因為身份多費口舌。」
進城以後他們找了間客棧下榻,然後徐敏懷以攬月閣的名頭去跟城裡的商人談生意,晚上回來的時候,就已經租好一處上好的院子。
自從梁鳳蕪登基以後攬月閣已經成為了大昭最大的商戶。
之所以周圍國家的商人,還以為他們像從前一樣,還是因為戰亂的原因。
閻永錚傷勢有靈泉水和謝伯的加持,行走已經自如隻,全都安頓好了之後,他們便馬不停蹄地開始裡遵照礦石。
大昭現在急需的看似鎢絲,實則林楚楚和梁鳳蕪最看重的是煤礦和鉀礦。
鎢絲那個東西,用在燈泡上,一個小礦就能支撐上百年。
但煤礦和鉀礦在蒸汽工業發展起來後,那可是巨大的消耗品。
大昭境內定然有鉀礦和煤礦,但是資源這個東西,能用別國的,就不最好不用自己的。
四處探查的這段時間,林楚楚可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土地貧瘠。
雲樂國名字叫的挺好聽,但境內放眼望去,不是一片黃沙就是石頭林立無法種地的山丘。
一把細沙抓在手中飛快流走,崔德友嘆氣道:「雲樂的疆域比大昭江南大上許多,可能耕種的土地缺不到江南的十分之一。」
「老天爺不下雨啊!」
「莊稼種下去不長,普通的老百姓吃水全靠老天爺,好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洗過澡。」
黃沙漫天下生活的人民,村莊裡看上去全都是石頭的房頂,上面還帶著凹槽。
崔德友道:「大部分的人出生洗一次澡,成親一次,死了再一次,一輩子全身能都沾上水的時候也不過這三回。」
「殿下,你看那屋頂,這幾家應當都是生活比較好的,他們的房頂都是石頭的,能節水也能蓄水。」
「雲樂百姓的日子啊,隻要誰家有水誰家就是好日子。」
林楚楚他們要去的農戶就是前面的一個村子。
他們在附近一座黃山找到了淡藍色的花朵,旁的人或許不認識,但崔德友卻十分能確定。
那藍色開了成片的小花,就是銅礦上面特有的銅花。
而且不光是銅,他還在山體裸露的石塊上面發現了,少許的鉀石。
細一打聽才知道,這一片的土地都是水門村的範圍。
水門村上下一百多戶,全都姓水。
村長水萬山熱切地接過來他們帶的糧食和酒等禮物,徐敏懷錶明來意,說他們是大昭的商人,因為大昭境內需要大量的石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