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另一個人是誰
蘇蘭芷隻是一直沒機會外出,不然肯定會拿一些好東西給五姐的。
蘇蘭芷伸手拉住蘇母,提議道,「媽,要不把五姐接回來住幾天吧,讓她在家裡好好的補補,等到過年前再送回去就行了。」
「現在哪個村裡沒有幾個知青?我要是把你五姐接回來了,這幾天時間裡,讓人家女知青鑽了空子,豈不是毀了你五姐的小家庭?」蘇母微微嘆了口氣,無奈的說道,「小六啊,你說這些城裡的女孩子,怎麼就能這麼不要臉呢?她們到底有沒有讀過書啊?沒讀過書充什麼文化人?」
蘇母現在對所謂的知青,那是一點好臉色都沒有了。
當然,也不能怪村民討厭他們,實在是這些知青不爭氣。
自從他們來了之後,村裡原本的平靜就被他們徹底的打破了。
聽到蘇母這話,蘇蘭芷才反應過來,像陳啟東這樣一無是處的男人都有女知青搶,她五姐夫可是那邊大隊長家的兒子,肯定比陳啟東更受女知青歡迎。
要是五姐離開幾天,說不定真的會有人往五姐夫身上撲。
那些下鄉的知青,大多數都是家裡孩子多,吃不飽飯,在家裡又不受寵,才會被安排下鄉。
還有一些事家裡出了事情,才躲到鄉下來避難的。
他們的學歷、能力,還真的不一定比鄉下人強。
他們並非高高在上,也不是什麼完美的人,人品有好有壞。
為了不下地幹活,想要走捷徑,做出這種不知廉恥的事情,也就不奇怪了。
畢竟城裡人家也不是每家的家教都好。
可是總不能因為女知青惦記著丈夫,就一直防備著啊,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?
而且男人想要變壞,根本防不住,隻能順其自然,然後在遇到傷害的時候,及時止損。
當然,這話蘇蘭芷現在沒有辦法說出來。
如果五姐夫將來真的傷害了五姐,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幫助五姐。
蘇蘭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,說道,「媽,我知道了,那你去給五姐送野雞吧!記得提醒五姐,每餐吃飯不要吃的太飽,不然讓孩子長的太大,到時候容易難產。還有,早中晚在家裡或者屋子裡走動二十分鐘或者三十分鐘。」
蘇母輕輕戳了戳蘇蘭芷的額頭,略帶笑意地說,「你個小丫頭,還懂這些啊?」
蘇蘭芷摸了摸被戳的額頭,撒嬌道,「媽,我這是從書上看到的嘛!而且女人生孩子本就像從鬼門關走一遭,那可是拿自己的生命在生孩子,一不小心可能就沒命了,我這也是關心五姐嘛!」
「行,我會把你的心意傳達給你五姐的。」蘇母心裡滿是暖意,有女兒的貼心關懷真好。
想想那些兒子多的人家,又有幾個兒子能這般細心關懷父母呢?
早飯後,就在蘇母準備出發時,蘇蘭芷將剩下的一瓶水果罐頭拿給蘇母,讓她一併帶去給五姐補充營養。
這還是她住院期間大姐和大姐夫帶來的呢!
上午沒什麼別的事情,蘇蘭芷本打算坐在陽光下看書的,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,蘇蘭芷便過去開門,隻見蘇東家的大女兒蘇秀晨站在院門外。
別看蘇東年紀不小,但是蘇東跟蘇蘭芷是一個輩分的,雖說彼此沒什麼親緣關係,但是按照輩分,蘇蘭芷還得喊蘇東一聲大哥。
而比蘇蘭芷小兩歲的蘇秀晨算得上是蘇蘭芷的侄女了。
蘇秀晨的皮膚並不白皙,但是她五官長得大氣,濃眉大眼的,是個挺漂亮的小姑娘。
她臉上還有兩個特別淺的酒窩,隻有笑的時候才會隱隱浮現。
原主以前就特別羨慕她這一點,而且她倆從小關係就很好,原主以前還經常到蘇秀晨家,和她同床而眠。
「秀晨,你怎麼來了?」蘇蘭芷一邊熱情地將蘇秀晨迎進門,一邊說道,還給她沖了一碗麥乳精。
由於還不確定昨晚究竟是誰洩露了她們家的事情,更不知道另外一個開了視角的人是誰,蘇蘭芷決定像原主那樣,繼續和蘇秀晨友好相處,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出出賣他們家的人。
「秀晨,給你們家送的兔子吃了嗎?」蘇蘭芷坐在蘇秀晨的對面,一臉好奇的問道。
「吃了,吃了。」蘇秀晨興奮的點頭,「我媽擔心別人聞到味道,後半夜爬起來把兔子做給我們吃了,我們四個人吃得那叫一個過癮。」
蘇蘭芷在心裡暗自點頭,原來是個小吃貨呢!
「那你來找我,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?」蘇蘭芷單手托腮,注視著蘇秀晨,仔細觀察她的神態。
隻見她眼神清澈純凈,神情單純可愛,面對她的目光也沒有躲閃,絲毫沒有演戲的跡象。
看來,舉報的事情,或許和蘇秀晨家沒有什麼關係。
不過,蘇蘭芷也不能掉以輕心,畢竟還有另外一個不知身份、彷彿開了『上帝視角』的人存在。
在沒搞清楚對方是誰的情況下,每個人都是有嫌疑。
蘇秀晨喝完麥乳精,放下手中的碗,「其實我早就想來找你了,可是我媽不讓來,說是怕打擾你休息。今天正好村裡抓魚,我就想著找你一起去,讓你開心開心。」
蘇蘭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,看來大隊長迫不及待的想要嘗試她提供的掛網了。
「你知道在哪抓魚嗎?」蘇蘭芷好奇的問道。
「我看到一群人朝大家平時洗衣服的河邊去了。」蘇秀晨一雙眼睛亮晶晶的看著蘇蘭芷,滿是期待地說,「我們也一起去看看熱鬧吧!」
「行啊!」蘇蘭芷去找奶奶,詢問奶奶要不要一起去看抓魚,奶奶表示不想去,蘇蘭芷就和蘇秀晨一起出發了。
蘇秀晨才十五歲,比原主更透著一股孩子氣。
一出門,她就拽著蘇蘭芷的手,風風火火地朝河邊跑去,一直到氣喘籲籲,實在跑不動了才停下來,剩下的路隻好走過去。
還沒走到河邊,就看見村裡人已經來了很多了,就連知青也來了不少人。
這年頭大家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的,大多數知青的生活同樣清苦,隻有少數人偶爾可以去國營飯店改善一下夥食。
大家都跟不怕冷似的,都站在河邊,笑容滿面的談論著分魚的事情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