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默認 第691章 劉儉的糾結
劉儉所說,和蕭晏所想,不謀而合。
他們心疼铮姐,不忍心讓她日後因為身世而被人诟病。
但是他們更不希望,因為铮姐,三丫就失去最向往的自由。
在這一刻,蕭晏和劉儉是心意相通的。
“……包括母後那邊。”劉儉把蕭晏斟酌着不知道該怎麼說的話,說了出來。
“你母後都要瞞着?”
“是。”劉儉點頭,“母後深愛我,自然不忍心看我骨肉分離。可是那可能意味着,铮姐要和母親分開。”
“說不定你母後也不會反對……”
“母後不反對的話,也會平添思念,倒不如以後再給她個驚喜。母後現在,太累了。”
“好像也有道理。”皇上道,“女人的心思,我也是猜不透。”
不過他覺得,蕭晏和劉儉,是不是商量好了,來給自己下套啊。
蕭晏表示,并沒有。
你們老劉家的家事,我非必要不參與。
不過劉儉倒也并非一無是處。
在糊弄皇上這件事上,顯然劉儉更擅長。
畢竟是親父子。
“眼下是我們男人們商量。”蕭晏道,“我也沒告訴内子這件事,而且短時間内也不打算告訴。”
“你沒告訴棄娘?”皇上驚訝。
“嗯。除了平添煩惱之外,也沒有什麼好處。”
“那,那算了,朕也不告訴皇後了。這事先這樣?但是總覺得,委屈了铮姐。”
“日後她懂事了,如果面對這種情況,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。沒有孩子想離開娘。”蕭晏淡淡道。
皇上點點頭:“也是這個道理。”
說來說去,是個女孩,好像就沒有那麼棘手。
“還請父皇為铮姐賞賜一件貼身之物傍身。”劉儉跪下請求道。
皇上摸着胡子思忖片刻,把腰間佩戴多年的玉佩解下來,“這個,給她吧。然後讓内務府,找張左甯做一方郡主的金印,刻上她的名字,這件事,要隐秘些。”
蕭晏聽到張左甯的名字,想起十年前,二丫打碎了薔薇水,滕文甫找張左甯要來幾瓶……
竟然生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。
“皇上,”蕭晏道,“铮姐現在,随我姓。”
皇上:“……那以後也要認祖歸宗!劉铮,她叫劉铮。”
蕭晏對于姓氏,并無執着。
隻要當下,能護着铮姐和三丫少被人打擾,其他的事情,日後再說。
在劉儉心照不宣的助攻之下,蕭晏今日的目的達成。
——既給铮姐要到了名分,也讓她能夠留在西北。
等蕭晏走後,皇上留下了劉儉。
自己養大的兒子,什麼性情,皇上比誰都了解。
“儉兒,皎皎不願意嫁給你,你心裡到底怎麼想的?蕭晏不在了,你跟我說實話。咱們爺倆,不用隐瞞。”
“父皇,”劉儉苦笑,“過幾年再看吧。”
“你不怕皎皎另嫁?”皇上道,“以我對蕭晏的了解,他不願意聲張這件事,估計還存着讓皎皎另嫁的心思。”
“父皇,”劉儉道,“以後的事情,誰也說不好。眼下解決不了的問題,就以後再說。當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,我和姐姐,心思都沒有放在兒女私情上。”
各自做各自要做的事情。
真正的打算,劉儉不會告訴任何人,父皇也不行。
“你想,如果皎皎嫁給别人,這個結果你能接受,那就行。”
劉儉咬牙點頭:“能。”
皇上無聲歎氣。
他其實知道,自己兒子沒有說實話。
他自己的種兒,自己養大的,什麼性情能不清楚嗎?
但是孩子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也好。
狗肚子裡才裝不下二兩香油呢。
總之,皇上看嫡長子,怎麼看怎麼好。
“你的婚事,再拖兩年吧。這事你不用管了,我找欽天監。”皇上又道,“你能不能,多給皎皎寫信聯系,說不定她能回心轉意。”
劉儉從善如流地點頭:“多謝父皇。”
但是他根本沒想那麼做。
三年,他給自己三年的時間。
弟弟會長大,新政會推開,然後他也不至于在女兒的人生之中缺席太久。
他看着蕭晏和小滿的關系,都覺得難受。
劉儉不允許自己重蹈覆轍。
蕭晏走這一步,他沒想到。
但是看起來,似乎是成功的。
說實話,他自己的話,是不敢這般冒險的。
劉儉自我反省,他似乎對于當父親這件事,并沒有什麼太大的感受。
所以他沒辦法像蕭晏一樣,想到铮姐的将來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他不是個合格的父親。
劉儉心情複雜地回東宮。
結果蕭晏正在東宮等他。
“侯爺!”劉儉急急上前,想說什麼,可是看着蕭晏那嚴肅的面容,又覺無地自容。
“殿下。”蕭晏目光平靜,“一場露水姻緣,無關對錯。隻是到底女子勢弱,皎皎已經被傷害一次,臣希望,到此為止。”
言外之意,他并不盼着什麼破鏡重圓的戲碼。
劉儉咬唇,半晌不語。
蕭晏繼續道:“倘若她有意于殿下,我自然不會反對。但是——”
這句話,是在劉儉身上紮了一刀。
因為這也是劉儉最難過的事情。
姐姐心裡并沒有他。
倘若有,那他現在就可以攤牌,放棄一切,雙向奔赴。
可是沒有。
所以此刻,他隻能獨自吞咽下所有翻湧的情緒,繼續在這孤寂的權位之上,為那或許渺茫的将來,艱難地鋪路搭橋,甚至包括……艱難地培植那或許永遠無法生長的感情。